常德乡村旅游开发民俗文化的6大模式
乡村旅游开发民俗文化的6大模式
一诺农旅规划 2018-11-28 09:39:27
如今在乡村旅游规划中越来越多地重视民俗文化的作用,通过民俗文化的展现来提升乡村旅游的内涵,突出地方特色;在规划过程中通过对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进行挑选和加工,也能激发游客前来观赏民俗、了解文化。
乡村旅游开发民俗文化的方式可以概括为六种基本模式:集锦荟萃式、复古再现式、原地浓缩式、原生自然式、主题附会式和短期表现式。本文就民俗文化开发利用的六大模式进行了简单介绍,供开发者深入学习和合理借鉴使用。
民俗文化开发的六大模式
1、集锦荟萃式
集锦荟萃式指将散布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典型民俗集中于一个主题公园内表现出来。
如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和美国佛罗里达州锦绣中华、北京中华民族园集中表现了中国的民族民俗文化,台湾九族文化村集中表现了高山族、格鲁族等分布于台湾附近的九个民族的民俗文化,云南民族文化村集中表现了云南境内的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
点评:可以让游客用很短的时间,走很少的路程就领略民俗文化,其缺点是在复制加工过程中会损失很多原有的民俗文化信息内涵。
2、复古再现式
复古再现式是对现已消失的民俗文化通过信息搜集、整理、建设、再现,让游客了解过去的民俗文化。
例如美国的“活人博物馆”中,员工作为几百年的抵美“移民”而出现,身着十六、十七世纪美国劳动人民的服饰,向游客表演了用方形的扁担挑水、用原始农具耕作、用独轮车运输等古老的传统习俗以及各种民间舞蹈,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杭州和香港的宋城、无锡的唐城、吴文化公园也属此类。
点评: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令时光“倒流”,满足游客原本不能实现的愿望,但也存在着与集锦荟萃式共同的缺点。
3、原地浓缩式
原地浓缩式是一些少数民族村落或民俗文化丰富独特的地区,由于时代的发展已在建筑、服饰、风俗等方面有所淡化,不再典型,或者民俗文化的一些重要活动(如节庆、婚嫁)只在特定的时期才会呈现,删繁就简地进行展示。
当地政府或投资商在当地觅取合适地段建以当地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主题园,集中呈现其民俗精华。远眺西江千户苗寨以及海南中部的苗寨和黎塞风情园均属此类。
点评:便利了游客充分了解当地或该民族的民俗文化精髓,其缺点在真迹旁边造“真迹”,令游客自然形成对比,对有些游客不能构成核心吸引力。
4、原生自然式
原生自然式它是在一个民俗文化相对丰富的地域中选择一个朂为典型、交通也比较便利的村落对旅游者展开宣传,以村民的自然生活生产和村落的自然形态为旅游内容,除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外几乎没有加工改造。该模式的典型案例如:广东连南三排瑶寨、新西兰毛利人村落等。
点评:投资很少,让游客有真实感,能自然地与当地居民交流,甚至亲身参与劳作,有很大的活动自由度,
缺点是难以将旅游开发带来的利益公平地分配给村民,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受到干扰后可能产生抵触或不合作,难以保证村民们在接待游客时保持热情、友好、不唯利是图。
5、主题附会式
主题附会式指将民俗文化主题与某一特定功能的旅游业设施结合起来,形成相得益彰的效果。
例如苏州网师园的白天与黑夜,苏州名园“网师”传统上仅白天对外开放,让游人欣赏江南园林的造园艺术和文化内涵,夜间不对外开放,但后来推出了“古典夜园”活动,利用园内各厅堂分别表现一两段苏州评弹、昆曲等各种类型的地方民俗文化艺术,游客可以领略苏州园林在夜景下的独特韵味,很受好评。
点评:在结合文化和旅游功能的同时,发挥两者的优势,得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但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理而恰当地进行结合,杜绝虎头蛇尾或是四不像。
6、短期表现式
一是出于民族民俗传统的节庆活动。如内蒙古的“那达慕”大会、回族的“古尔邦节”、白族和彝族的“火把节”等,其本意并非为了发展旅游业,故不会长年存在,但在节庆期间会吸引大量的旅游者。
二是流动性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动。如贵州组织民间表演队到国外演出松桃苗族花鼓、滩堂戏、下火海等,展现了民间文化的艺术风采,每到一处也吸引了不少外国观众远途而来欣赏,进而吸引游客前往贵州旅游。
点评:这些特定的民俗文化只存在于特定时间,短时间内聚集大量人气。
在乡村旅游开发发展的过程中,文化的植入显得越来越重要,而民俗文化作为文化中的一道独特亮丽风景线,开发和植入越来越博人眼球。
关键词:********* 国 家统计局 建国 70 农业 农村 发展 国 家统计局 环境部 水污染 污染防治 黄河流域 资源 路子 探索 重庆市 总体
相关文章:
生态环境部规划院:“十四五”规划中、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总体思考!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积极探索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子
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全域全要素分类探讨
国 家统计局:大数据“数说”脱贫攻坚重大成就
国 家统计局:建国70年农业农村发展成就(一)| 收藏
2019年国 家级森林康养基地创建申报指南